首頁 > 認識創世 > 創世影音
創世影音

護理師介紹紅屁屁的照顧技巧。


鼻胃管清潔的重要性

創世基金會到宅服務個案中,每10位就有8位使用鼻胃管。長期鼻胃管留置容易出現管路滑脫、自拔的情形,或因鼻腔清潔不當,導致皮膚黏膜損傷。創世護理師提供簡單、正確的鼻胃管使用方式,能有效發揮功用,減少合併症的產生,讓鼻胃管照護不再難倒家屬。

 

準備用品

宜拉膠(裁剪7-8格的長度)、溫開水、棉花棒、濕紙巾、衛生紙

 

※宜拉膠帶:用於固定鼻胃管及其他醫療用途,彈性和透氣性佳,適用於包紮和加壓固定。

 

 

本影片將提供簡單、明確的鼻胃管操作方式,讓大家可以更容易上手喔!

 

 

 

 

一、步驟

清潔手部後,確定鼻胃管在鼻尖的刻度。 用濕紙巾將鼻子上的宜拉膠浸濕5-10秒,讓殘膠脫落。 食指按住鼻頭,另一手輕輕將舊的宜拉膠由下往上(管路至鼻翼方向)移除。 一手固定鼻胃管,另一手用濕紙巾擦去鼻子上的殘膠和油脂分泌物。 拿棉花棒沾取溫開水,輕輕清理鼻腔內的分泌物。 將鼻胃管輕柔旋轉半圈(避免拔出管子),再次確認刻度位置。動作輕柔,

避免臥床者因打噴嚏或躁動而脫落。

選擇黏貼位置,可將鼻胃管向左或右側固定,而非向上固定,即可避免在鼻

 腔的同一個位置固定,預防鼻翼長期受壓而產生壓傷。

宜拉膠前端黏於鼻翼處,沿著鼻型順勢將宜拉膠服貼上去。注意不要拉緊或

造成壓迫

將宜拉膠繞鼻胃管一圈,要與管子緊密黏貼,之後繼續纏繞,完成固定。 固定後確認有無不適,或宜拉膠黏貼是否平順。

 

二、注意事項

※維持手部清潔,保護自己和家人。

※每天要確認鼻胃管固定的位置,訣竅如下:

一般成人鼻胃管固定的長度約在55-60公分處。 鼻尖–耳垂–胸骨的長度即鼻胃管總長度。 撕除宜拉膠時,若未用一手按住鼻頭且大力撕除,可能造成皮膚損傷。 鼻貼黏貼過緊、管子沒有更換固定位置,都可能造成鼻翼破皮或壓傷。

 

三、照護重點

應每天更換鼻貼,因為鼻子會分泌油脂,貼布黏性不夠也需要更換。 如果管路滑脫不超過10公分,可以自己輕輕地推回原本的刻度。一定要使

 空針反抽,確認管子在胃裡。若超過10公分,須請居家護理師更換。

鼻胃管旋轉半圈可以預防鼻胃管的末端黏貼在胃壁,造成胃黏膜損傷。 即使無由口進食,口腔內仍會有痰塊、口水、分泌物,仍需每天清潔。

 

★為能減輕照顧者負擔,助臥床者靜養, 請您協助填寫「照護e點靈滿意度問卷」(點我線上填寫) 做為本會後續建置照護資訊之重要參考,謝謝您。


花蓮,古稱洄瀾 有雄偉的太魯閣峽谷 以及壯闊的海灣景色 然而,花蓮沒有專門照顧植物人的安養院. 家屬需經過漫漫長路 才能探望親愛的家人 花蓮地區目前有1,061位植物人及重度失能者 他們需要幫助!! 經過多年努力 創世終於覓得安養院預定地 正展開籌建計畫:新建第18家-花蓮分院 邀您與女神曾莞婷一起讓愛匯聚花蓮 幫助植物人早日回鄉安養 植愛洄瀾 讓愛「洄」來!


順手捐發票 救救植物人!創世基金會募集發票30周年

創世基金會於1993年在「不增善士負擔」的原則下,開始推動「順手捐發票」活動,迄今已30年,累計募得近17億張,中獎金額近18億元,成為弱勢服務的重要基石。

捐贈發票管道多元, 隨時、隨地、隨手都可獻愛心。

歡迎善用電子發票捐贈碼919,「揪一揪」身邊的親朋好友e同做公益,讓每一張發票,即時傳遞至社會需要幫助的角落,成為植物人家庭走下去的力量。


「寒士吃飽30」尾牙是創世每年農曆年前關懷弱勢的重要活動,近三年受疫情影響,為維持服務不中斷,改採「送禮到家」,將年禮與祝福紅包親送至植物人家庭,讓弱勢備感溫馨,並感受年節氛圍與社會溫暖。

線上捐款 (請點我)

■ 劃撥|帳號:12238589 戶名:創世基金會(備註:心願小組)

■ 匯款|銀行:(004)台灣銀行/城中分行 帳號:045-004-742-022

戶名: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 【本會按月將專案款項匯入勸募指定帳戶】


「我已經等4年了,什麼時候有床位?」 「我70歲了,如果有一天我走了,兒子該怎麼辦?」 母親,一輩子都在為兒女操勞, 看著好不容易拉拔長大的孩子, 因為生病變成植物人, 整顆心都碎了。 辛苦照顧植物人兒女大半輩子, 照顧到入不敷出,照顧到心力交瘁, 只望替孩子的未來找個遮風蔽雨的家, 託付終生。 在我們不知道的社會角落, 還有更多獨自照顧植物人的家庭, 每日平均照顧時數高達11小時,長達7.8年, 面對無止盡的黑暗深淵, 他們無助,他們疲憊,他們絕望。 創世秉持「救一個植物人,等於救一個家庭」的信念, 致力照顧全台灣的弱勢植物人家庭, 然嘉義院只有22個床位, 在照顧穩定的情況下,多年來都是滿床。 但根據衛福部110年統計, 嘉義縣市的植物人及重度失能臥床者有400多位, 許多植物人迫切等待入住。 邀您一同助建嘉義新院, 擴大服務至90床, 讓他們看見重生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