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愛心捐款 > 服務報導
服務報導


Jun. 09. 2025
微光微愛 與人醫大愛匯聚桃園創世服務
慈濟桃園人醫會在5月25星期日的早上,來到在桃園復興路上的創世基金會進行洗牙服務。共有五位牙醫、七位護理師、十二位牙科助理與二十八位慈濟志工,共五十二位前來,為四十五位住民服務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一年兩次的相約,慈濟桃園人醫會在5月25星期日的早上,如期來到在桃園復興路上的創世基金會進行洗牙服務。共有五位牙醫、七位護理師、十二位牙科助理與二十八位慈濟志工,共五十二位前來,為四十五位住民服務。 ◎義診服務 走進有需要的地方 最早到的慈濟機動組志工先架設器械,護理人員和牙助們準備相關工具,志工們熟捻的展開推床工作。牙助窗口彭榆凈教第一次來的志工準備洗牙的工具,她分享今天幾位醫師義診方面都很資深,而有三位新的青年志工是護理師吳婉萍邀約來的,那下午這邊義診結束收完之後,還要回中壢聯絡處做四個小時的器械清理消毒,會有另外三位青年志工來幫忙。 彭榆凈覺得並不是要走到偏鄉、跋山涉水,很刻苦的那種才叫做義診。在都會區雖然有很多的醫療資源,但是很多人是沒有辦法走到醫療機構裏面去就醫的。坐輪椅的族群,也很難進牙科診所,診療床太窄,輪椅根本進不去,他們要看牙非常辛苦,所以我們義診服務對象就是像這樣子,沒有辦法進到牙科診所的人,然後去幫他們做牙科的健康檢查。 彭榆凈參與創世洗牙服務逾十多年,內心衝擊比較明顯比較強大,看著患者他們一躺就是十多年甚至更久,一個小朋友,是看著他在這裏長大,躺了一輩子 ,會為他的人生感到很心疼,每半年、每半年來看他一次,看著他長大,榆凈覺得自己也在成長。承擔人醫會志工十九年,並沒覺得自己有多麼偉大的想法和情操,只是體悟到人健康是最好、最幸福的一件事。 ◎有福的人 廣結善緣 看著志工們駕輕就熟的忙碌著,桃園人醫會窗口黃崇智醫生說起與桃園創世的因緣,十五年前創世一位護理師去參加口腔照護研習,請北區人醫會協助創世,北區人醫會請他回到桃園找黃醫師,而桃園創世窗口是慈濟護專的畢業生,同年他也聯絡黃醫師,黃醫師就跟同任桃園人醫會窗口的林王淑惠師姊,與熱心的蘇建坤師兄來評估,三人覺得願意試試看,然後蘇建坤師兄就設計器械,淑惠師姊和黃醫師就邀約志工。 從2010年7月開始,展開了一年一次的洗牙服務,在第三年改為一年兩次至今。之後各區也邀約黃醫師分享洗牙義診,很多地方都會擔心院民容易嗆水或牙結石掉入肺部,黃醫師說加強吸取設備,注意監測心律,問題都能一一克服。 而且在第一次義診後就會發覺到說:「哇!整個創世的空氣都變成清新,原來這麼的一個舉動,可以讓他們活著有品質,這就是服務的價值,被別人需要。上人說:『有苦的人走不出來,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。』我也一直號召醫生們一起來,希望他們理解與體會跟人結一份好緣的機會。」 ◎把握時間付出 盡一份力量 在姐姐的邀約下第二次來幫忙做推床工作的根慧珊,覺得護理人員真是辛苦。在銀行服務的她分享平常的人不會接觸到這樣子的病人,她最大感觸就是人生世事無常,希望除捐款外,還可以出力來幫助這些住民也是一件好事。 和慧珊一同來的張書瑋的心得就是要珍惜生命,身體健康很重要。從事蔬果批發 ,其實假日也很忙,今天淩晨兩點就起床,工作結束就過來,想把握時間付出,盡一點微薄之力,很令人感動。 護理師吳婉萍邀約幾位朋友一起幫忙,今天第一次來的鄭雅湲負責幫忙整理器械;劉正強監測血氧與病人的變化,他們都覺得有能力付出很開心。 也是第一次來到創世的邱文成,今天幫忙監控血氧機的變化。他看到許多住民的牙齒都歪斜,手都很用力的握著,覺得他們平常不能自我控制,會覺得他們的牙齒沒有人在顧真的不行,但照顧他們真的很不容易,尤其他們緊張時牙咬的更緊,而好不容易張嘴治療時,又怕他們嗆到,不像一般人可以這麼方便。 監控血氧就是要監測病人他身體的變化,然後做反應,志工們還必須做壓制的動作,是在保護他們,這一切都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的狀況之下,完成了洗牙的這件事情,邱文成覺得真的很特別,但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。雖然他們無法咀嚼,但照顧好他們的牙齒,就可以讓他們更舒適更健康些,是很有意義的事。 現場最年輕的志工黃香云,念國中一年級,跟媽媽洪玉珠一起來,也是第一次來幫忙推床,她說能幫助別人當然很開心。 ◎微光照亮黑暗 匯聚大愛造福人群 另一位年紀輕的人醫志工周世杰,在念大學的時候,就上醫療課程,也取得牙醫助理證書,覺得要照顧自己的身體,照顧好生命。對醫療特別感興趣是念國中時,媽媽出車禍開骨盆手術,遇到一些問題,全家都很憂鬱、壓力非常的大 。後來遇到慈濟志工,帶他媽媽到慈濟醫院再開刀,媽媽雖然還要坐輪椅,但真的好了很多。世杰對醫療感到興趣,就從那時開始。 小學在學校有大愛媽媽,印象最深刻的小六時的感恩茶會跪下奉茶,從那時就很喜歡慈濟活動,又遇到媽媽的事,得到很多幫助,全家對慈濟充滿感恩。 看著大家忙碌著,一位陪伴的家長與志工們閒談,說孩子在十三年前出車禍,他與太太兩人一起照顧兒子,現在因為他跟太太年紀大身體不適,所以去年才把孩子放到這邊,他們兩個兩夫妻每兩天就會來看孩子,也都會幫兒子清洗口腔……,言談之間感受到父母對子女滿滿的愛與不捨,家長問志工們是什麼團體?志工們也回應他慈濟桃園人醫會,每年兩次會幫他們孩子洗牙,望他們能夠放寬心。 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,但上人曾說不要輕視一隻螢火蟲。螢火蟲如果成「群」,可以讓黑暗的地方閃閃發亮,所到之處都是造福人間。也慈示:「螢火蟲的極微光,很小很小,哪怕已經是很微弱,只要現在大家說,我們的心專注了,我們螢火蟲就發光、發亮起來,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啊!不要善小而不為。善小,我們匯合就是大善;愛,一點一點結合起來,就是大愛。」 志工們的愛與善,能如螢火蟲般點亮微光,與人醫大愛匯聚,點亮創世,讓院民生機無限,一如靜思語:「螢火蟲雖小,飛在黑暗之處,也會閃閃發亮,散佈光明。」            圖左 :最早到的慈濟機動組志工先架設器械,遇到器械問題,蘇建坤師兄(左二)與團隊會一同來處理,是洗牙服務強而有力的後盾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圖右 :今天第一次來的鄭雅湲(第一位)負責幫忙整理器械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  圖左 :志工劉正強監測血氧與病人的變化,覺得有能力付出很開心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圖右 :現場最年輕的志工黃香云(右二),念國中一年級,跟媽媽洪玉珠(左一)一起來,也是第一次來幫忙推床,她說能幫助別人當然很開心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  圖左 :牙助窗口彭榆凈(左二)承擔人醫會志工十九年,體悟到人健康是最好、最幸福的一件事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圖右 :邱文成(拿手電筒者)今天幫忙監控血氧機的變化。覺得院民雖然他們無法咀嚼,但照顧好他們的牙齒,就可以讓他們更舒適更健康些,是很有意義的事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  圖左 :第二次來幫忙做推床工作的根慧珊(左二),希望除捐款外,還可以出力來幫助這些住民也是一件好事。一同前來的張書瑋從事蔬果批發工作,今天淩晨兩點就起床,工作結束就過來,想把握時間付出,盡一點微薄之力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圖右 :志工們的愛與善,能如螢火蟲般點亮微光,與人醫大愛匯聚,點亮創世,讓院民生機無限,一如靜思語:「螢火蟲雖小,飛在黑暗之處,也會閃閃發亮,散佈光明。」黃崇智醫生(右五)護理師吳婉萍(右四)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圖左 :志工周世杰對醫療特別感興趣是因為以前媽媽出車禍開刀,遇到慈濟志工幫助,全家對慈濟充滿感恩。[攝影者:朱蓮影]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慈濟全球社區網(看原文)  

May. 29. 2025
按下「長照悲歌」暫停鍵 創世基金會籲提供有感喘息
2025-05-29 20:55 聯合報/ 記者葉冠妤/台北即時報導     創世基金會說,照顧者長期擔負健康和壓力問題,讓照顧者喘息「有感」,就有機會預防潛在的長照悲歌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  長照悲歌頻傳,日前有八旬老母親悶死重度身心障礙的兒子,即使家中請外籍看護,仍憂慮不知還能撐多久,因而痛下決定。致力照顧弱勢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說,照顧者長期擔負健康和壓力問題,適時在不同階段提供安養或到宅服務,指導照顧技巧、協助申請補助、原床泡澡和連結資源,讓照顧者喘息「有感」,就有機會預防潛在的長照悲歌。   創世基金會指出,長照家庭在財力、心力及體力等多重困境中,尤以經濟問題最為窘迫。據創世服務統計,照顧的植物人有6成以上從其他機構轉介而來,主要是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入住機構,每個月須花費5到7萬元,即使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從一年12萬調整至18萬元,開銷仍舊龐大。若能入住創世安養院,負擔可以減少至幾千元,低收甚至完全免費,大幅減輕經濟重擔。       照顧壓力方面,即使近年愈來愈多男性加入照顧者行列,然經創世統計,女性照顧者仍高達65.3%,年齡以40至50歲居多,身兼照顧者、「媽媽」角色更高達3成以上。女性除因長照費用或收入短缺有壓力,也擔心照顧能力問題;若經由社工介入協助,主動凝聚一家的照護共識,家屬情緒通常較能趨向平穩。   創世基金會表示,許多挑起經濟重擔的家屬、身兼數職的女性正在苦苦撐著,亟需介入協助。目前花蓮、嘉義因應當地需求、推行社區就近照顧清寒植物人,正在籌建清寒植物人安養院,分別各90床,建院一路需仰賴民眾細水長流,在動盪環境中,「安養一位植物人、安穩一個家庭、安和一個社會」,按下「長照悲歌」暫停鍵,是你我都能做得到的小小善舉。   ※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,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聯合報(看原文)  

May. 22. 2025
美容職人加入守護植物人行列 護膚按摩學習原床泡澡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禾繕基金會有感植物人照顧不易,攜手美容專業職人加入守護植物人行列,不僅支持800名院民10天營養餐食與尿布經費共320萬元,也發動全台義工400人投入實際照顧服務,以美容專業協助植物人皮膚照顧、塗抹精油、指甲修剪及按摩等,學習到宅服務的原床泡澡等技能,啟善傳愛。 創世基金會表示,推動2025「職人助植人」計畫,獲禾繕基金會攜手天麗生技,找來美容職人加入守護植物人家庭行列,並在今(22日)匯聚400名優質義工團隊,在創世全台20處服務據點同步總動員,實際投入植物人日常照顧服務。       植物人長期臥床最怕「壓傷」,預防有三大要點:皮膚照顧、分散壓力與按時翻身。美容專業職人這次協助創世文山院植物人皮膚照顧,透過輕柔的為植物人塗上精油與腳指甲修剪,並搭配適當的按摩,促進血液循環,保護脆弱的皮膚讓身體舒適放鬆。 義工團隊也兵分三路與創世護理師進行到宅服務,親自到植物人宅協助「原床泡澡」、「環境整理」以及推著植物人到公園「社區融合」感受陽光。 禾繕與天麗生技也支持創世800名植物人10天營養餐食與尿布經費共320萬元,創世副秘書長李秀娟表示:「企業動員的力量不可小覷,為社會形成一股愛與善的循環。期許更多企業一起加入職人助植人。」 禾繕董事長毛卉瑜感性分享:「台灣偏鄉角落地區,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,我們可以伸出援手,給予社會更多愛與支持。期盼幫助創世植人有安定的地方,支持花蓮和嘉義地區安養院籌建計畫,讓愛傳承。」。天麗生技執行長王宗易也指出,企業不只追求成功,更要回饋社會,此次動員全台,行善愛心不落人後,把愛傳出去。 禾繕基金會董事長毛卉瑜(左1)和天麗生技執行長王宗易(左2)參與創世到宅服務,為植物人原床泡澡。(創世基金會提供)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(看原文)

May. 12. 2025
慶祝2025國際護師節 致敬白衣天使守護植物人尊嚴
【記者 陳姿穎/台北 報導】5月12日為國際護師節,今年國際護理協會(ICN)強調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,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」,指出護理人員不僅是健康照護的關鍵,也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,應關心其健康與福祉。創世基金會服務植物人及重度臥床者近四十年,守護弱勢的生命尊嚴,安穩近一萬八千個家庭的生活,降低社會扶助成本。創世感謝每位默默奉獻的護理人員,希望給予更多的肯定和尊重,讓他們能安心守護健康、守護植物人。 ▲到宅護理師用溫柔的雙手,細心的幫個案洗淨每一吋肌膚。 許心怡是創世高雄分會到宅護理師,從一開始的緊張不安,到如今的溫柔堅定,她走進無數家庭,見證了照顧現場最真實的掙扎與愛。到宅服務不僅提供護理照護,也走進臥床者與家屬的生活,成為他們情緒與精神上的依靠。為提升服務品質,她自費進修取得傷口照護師資格,並於原床泡澡中,使用橄欖油加精油的舒適照護方法,讓臥床者在沐浴中享受香氛圍繞的愉悅感。雖然工作家庭兩頭忙碌,為讓自己的專業更上一層樓,還報考研究所深造,期能讓臥床者得到更完善的照護。許心怡分享服務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,是與家屬黃伯伯一同為即將離世的太太洗淨身體、換上乾淨衣物。她說:「就像是送她一場平靜又尊嚴的告別。」當晚太太離世,黃伯伯在電話中哽咽道:「你們不是我的親人,卻給了我最大的溫暖。」這句話,讓她紅了眼眶,也再次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。 ▲創世到宅護理師帶著尿布等衛材,馬不停蹄地前往案家服務。 到宅服務時,護理師常需應對許多突發狀況與複雜情緒,許心怡說:「每次服務都靈機應變,要動腦、動手,還要動心。」即使遭遇重重挑戰,她仍堅持「把每位個案當做家人」的信念,用最誠摯的心服務每一位臥床者,14年來始終如一。她相信,只要多走一點路,就能讓患者與家屬的生命多一點光亮、多一分尊嚴。 ▲服務過無數個案的創世到宅護理師許心怡,把每位個案當成家人一樣悉心呵護。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超過20%,達420萬人,政府推估有長照需求將近90萬人。社會需求日益增加,創世加速擴大服務,2024全年照顧4,229人,服務達357,899人次;到宅較上年成長20%,也開辦金門、澎湖等離島服務。歡迎具有照顧專長、熱忱、使命感的朋友加入創世護理人員行列,攜手照顧更多弱勢植物人朋友及其家庭。報名專線:(07)261-2861。(照片創世基金會提供) 創世基金會國際護師節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台灣好報(看原文)  

May. 12. 2025
護理師曾綉娟守護上百植物人家庭 這通電話溫暖她
〔記者陳奕劭/新北報導〕創世基金會新店分院護理師曾綉娟照顧植物人滿15年,照顧過上百個家庭,她從青春少女時期入行,如今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。曾綉娟分享,1名九旬長者長期臥床,因疫情無法親訪,因此長者女兒透過視訊向她學習照護技巧,陪伴父親走完最後一程,有次她意外受傷時,還獲對方鼓勵「快點好起來,很多人需要妳」,成支持她的默默力量。   今(12)日是國際護理師節,今年國際護理協會(ICN)強調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,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」,護理師是經濟發展推動力,呼籲各界關注護理人員的健康與福祉。創世基金會分享護理師曾綉娟的故事,感謝每1名護理人員默默付出,讓她們安心守護植物人。   曾綉娟是創世新店分院的到宅護理師,入行滿15年的她曾照顧過上百個家庭。她回憶,1名九旬長者長期臥床有多處壓傷,但受限於疫情無法親訪,長者女兒透過視訊向她學習照護技巧,透過遠距指導讓傷口逐漸癒合,後續長者因身體不佳多次就醫,曾綉娟多次致電女兒給予安慰,也讓家屬也得以穩定情緒,陪伴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   創世基金會新店分院護理師曾綉娟不只具有大愛,更耐心教家屬泡澡技巧。(創世基金會新店分院提供)   她指出,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護理服務的意義,該長者過世後,女兒依舊感謝創世的服務,捐款支持希望幫助更多人。有次曾綉娟意外受傷,女兒特地致電鼓勵:「妳要快點好起來,很多人需要妳!」,讓她感受到溫暖。 創世基金會說明,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突破420萬人,長照需求接近90萬,基金會去年共照護4229人,提供35萬7899人次服務,更開辦金門、澎湖離島服務,歡迎照顧熱忱者加入護理人員。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(看原文)

May. 12. 2025
服務不迷路 護理師成到宅家庭最強後援
2025/05/12 (記者張朝福/嘉義報導)   5月12日為國際護師節,今年國際護理協會(ICN)強調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,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」,指出護理人員不僅是健康照護的關鍵,也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,應關心其健康與福祉。創世基金會服務植物人及重度臥床者近四十年,守護弱勢的生命尊嚴,安穩近一萬八千個家庭的生活,降低社會扶助成本。創世感謝每位默默奉獻的護理人員,希望給予更多的肯定和尊重,讓他們能安心守護健康、守護植物人。 在創世服務邁入第15年的莊鈞怡護理師,從安養服務轉任到宅服務,她知道,一個長期照顧的家庭,不只是需要專業,更渴望能被傾聽。她表示:「服務不困難,方向感不好,才是我最需要克服的。除了提供服務,我們是植物人家庭的後盾。當他們快撐不住的時候,這些家庭需要我。只要我可以,就想繼續站在他們身旁。」如今,現在已是許多家庭心中的「最強後援」,對每個案家熟門熟路,確實掌握每位服務對象的狀況與需求。 鈞怡印象中最深刻的,是一位臥床奶奶,住家在小巷子內,到宅服務車進不去,找了好久才找到。當初是奶奶兒子為了方便照顧,辭去高薪工作,賣掉房子租平房,轉而當起工作時間彈性的外送員。奶奶長期臥床,身體清潔有限,在第一次為奶奶原床泡澡時,洗澡水浮出黑黑的汙垢,那次洗的腰酸背痛,但水從髒到乾淨,真的很開心,在家屬感謝的眼神裡看見服務的價值。幾次泡澡後,奶奶的皮膚狀況逐漸改善,也改善了睡眠與血液循環。那一刻,她深深體會到,護理不只是身體照顧,更是接住家屬沉重照顧負荷。  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超過20%,達420萬人,政府推估有長照需求將近90萬人。社會需求日益增加,創世加速擴大服務,2024全年照顧4,229人,服務達357,899人次;到宅較上年成長20%,也開辦金門、澎湖等離島服務。歡迎具有照顧專長、熱忱、使命感的朋友加入創世護理人員行列,攜手照顧更多弱勢植物人朋友及其家庭。報名專線:(05)232-0578。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望春風電子報(看原文)

May. 12. 2025
守護護理天使守護植物人健康
守護護理天使守護植物人健康 【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 2025年5月12日   今年國際護理師節,國際護理協會(ICN)以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,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」為主題,再次強調護理專業在全球健康體系中的核心價值,並呼籲重視護理人員的經濟福祉,以建構更穩固的照護未來。創世基金會的服務,體現了「關懷護理強化經濟與社會」的理念。 在機構安養與居家照顧方面,專業且充滿愛心的護理,能有效預防感染、壓傷等併發症,提升植物人的生活品質,同時降低醫療與社會扶助成本。以到宅照護為例,護理師親赴個案家中,提供原床泡澡、傷口護理等專業服務,不僅減少家屬奔波與照顧壓力,讓病患能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適切照護,也幫助照顧者得以兼顧工作與家庭,維持家庭經濟穩定。透過持續投入護理人才的培育與服務創新,創世也為台灣長照體系注入穩定動能,落實對弱勢的長期陪伴與支持。 在創世文山院服務4年的到宅護理師黃秋樺,喜歡站在第一線服務家庭,她觀察到越來越多家庭面臨「老老照顧」,或同時照顧多位障礙者的壓力,家屬即使再用心,也常感力不從心。她常提醒自己:「如果我是他的家人,我會怎麼照顧?」正因這樣的同理心與責任感,她總能及時察覺植物人家庭的需求,主動給予協助。她最難忘的是一對年近九旬的老夫妻,奶奶獨自照顧已是植物人的老伴,兩人住在市場旁的老屋中,老鼠不時出沒,衛生條件極差。爺爺身上有多處未癒的傷口,長年也未能好好清潔身體。秋樺首次為他進行原床泡澡時,洗澡水幾乎成了黑色,經過仔細清洗,不僅皮膚狀況改善,促進睡眠和血液循環,奶奶也不再擔憂與自責。那一刻,她深深體會到,專業照護能真正為這些辛苦的家庭帶來改變與前進的力量。 秋樺不只守護植物人的尊嚴與希望,也關照家屬的身心狀況。她曾帶著幼稚園小朋友陪伴奶奶過聖誕節。那天,長年背負沉重壓力的奶奶,臉上終於綻放久違的笑容。秋樺表示,家屬能感受到她的用心並給予肯定,那份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。即使護理人員爆發出走潮,也從沒想過要落跑,因為植物人家庭需要她。 展望未來,創世基金會總會將持續關注國際護理趨勢,精進照護品質,並致力於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價值與福祉。我們深信,每一位護理人員都是照護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在國際護理師節這天,讓我們一同向所有護理人員致敬,並邀請社會大眾支持創世基金會,共同為台灣弱勢族群打造一個更有希望的照護未來。支持專線:(02)2835-7700。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YAHOO(看原文)  

May. 10. 2025
守護護理天使 守護植物人健康
記者:吳水發 報導 5月12日為國際護師節,今年國際護理協會(ICN)強調「有護理師才有未來,關懷護理師促進經濟成長」,指出護理人員不僅是健康照護的關鍵,也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,應關心其健康與福祉。創世基金會服務植物人及重度臥床者近四十年,守護弱勢的生命尊嚴,安穩近一萬八千個家庭的生活,降低社會扶助成本。創世感謝每位默默奉獻的護理人員,希望給予更多的肯定和尊重,讓他們能安心守護健康、守護植物人。 在創世台北安養院的韓修芹護理師,在創世服務已經4年了,在安養院裡,她的身影總是溫柔而堅定。面對植物人,會用歌聲與陪伴傳遞關愛。她說:「雖然他們不一定能回應,但我知道他們聽得見,也感受得到。」去年,她轉任為到宅護理師,親自走訪需要協助的家庭。她回憶分享:「那時才發現,台北市裡還藏著那麼多辛苦生活的人。」有一次印象深刻的個案,老太太已經獨自照顧癱瘓的丈夫十三年,因人手不足,丈夫這些年來從未真正洗過澡,只能靠擦澡維持基本清潔。第一次幫他原床泡澡時,洗澡水幾乎變成深褐色。回憶著當下的震撼,卻也感受到這個家庭的無聲堅持與苦撐。她與志工團隊小心翼翼地為老先生清洗全身,服務中可以看到他臉上的神情,從僵硬到放鬆,多次服務後,皮膚狀況更有明顯的改善。這都讓她非常有成就感。 穿梭在台北市巷弄間,很多案家是舊公寓的頂樓加蓋,需要提著物資與泡澡工具上下樓梯,服務雖然勞累,但意義非凡。曾有一位久病臥床的老奶奶,過程不發一語,但在服務結束時,努力擠出一句「謝謝」,讓她瞬間紅了眼眶。「那一刻,我真的覺得自己在做對的事。能用自己的專業,讓人活得更舒服一點,這就是我想做的事。」在照護現場,她不只是個醫療人員,更是默默守護生活品質與人性尊嚴的溫柔鬥士。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超過20%,達420萬人,政府推估有長照需求將近90萬人。社會需求日益增加,創世加速擴大服務,2024全年照顧4,229人,服務達357,899人次;到宅較上年成長20%,也開辦金門、澎湖等離島服務。歡迎具有照顧專長、熱忱、使命感的朋友加入創世護理人員行列,攜手照顧更多弱勢植物人朋友及其家庭。報名專線:(02)2397-0101。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CNMA新聞聯合網(看原文)  

May. 09. 2025
超越母愛!心疼癱兒遭棄養 伯母一肩扛起 照護17年
11:34 2025/05/09  中時 曹婷婷     17歲「小林」一出生就有心臟問題,術後因腦部不明原因積水只能臥床,生命猶如被按下暫停鍵。媽媽無法承擔打擊提出離婚,爸爸也崩潰離家,育有3子女的伯母一肩扛起照顧重擔,17年來,家中「老四」小林健康平安長大,伯母全程代母職照顧,讓人鼻酸動容。   母親節前夕,創世基金會為小林的伯母送上母親節祝福,也透露其實看著小林伯母一路承擔照顧重責,隨著年邁身體不堪負荷,加上經濟狀況不是很穩定,曾建議她讓林小弟入住創世台南院,但伯母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「會很不捨,連我自己的小孩都說我比較疼他。」 據了解,小林一出生就有心臟病,當時動了手術,術後不明原因腦積水,讓出生僅8個月的他來不及好好長大,媽媽承受不了變故,提出離婚拋下幼子遠走,爸爸也因為天天面對他,承擔不了「他只能這樣一輩子」的壓力而崩潰出走。 當時阿嬤心疼這個孫子沒有爸爸媽媽,從那時開始,伯母一肩扛起照顧責任,從嗷嗷待哺、復健、回診就醫等一手包辦,不假他人之手,用自己的青春,為這場家庭變故抵擋風雨。阿嬤生前一度生病臥床,也是伯母扛起來照顧,阿嬤臨終前囑託「不能放棄這個孩子」,樂觀堅強的伯母17年來始終信守這個承諾。 伯母育有3個孩子,看著媽媽一肩扛起這個重擔,3人也貼心以行動支持,一路走來幫忙分擔照顧弟弟。由於小林無法言語,難以表達情感,不舒服也只能用哭鬧等方式,但大家都很疼愛他,「箇中甘苦,很難對外人說!」儘管如此,一家人共同守護弟弟,讓外人動容。 創世基金會表示,10多年前開始協助物資和原床泡澡,見證小林伯母的母愛偉大,每天都會輕握著小林的手說話,「這份超越母親的愛,好難得。」也特別在母親節前夕,為小林的伯母送上祝福。     #母親節 #癱兒 #心臟病 #母愛 #創世基金會   文章及圖片來源:中時新聞(看原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