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桃園人醫會在5月25星期日的早上,來到在桃園復興路上的創世基金會進行洗牙服務。共有五位牙醫、七位護理師、十二位牙科助理與二十八位慈濟志工,共五十二位前來,為四十五位住民服務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一年兩次的相約,慈濟桃園人醫會在5月25星期日的早上,如期來到在桃園復興路上的創世基金會進行洗牙服務。共有五位牙醫、七位護理師、十二位牙科助理與二十八位慈濟志工,共五十二位前來,為四十五位住民服務。
◎義診服務 走進有需要的地方
最早到的慈濟機動組志工先架設器械,護理人員和牙助們準備相關工具,志工們熟捻的展開推床工作。牙助窗口彭榆凈教第一次來的志工準備洗牙的工具,她分享今天幾位醫師義診方面都很資深,而有三位新的青年志工是護理師吳婉萍邀約來的,那下午這邊義診結束收完之後,還要回中壢聯絡處做四個小時的器械清理消毒,會有另外三位青年志工來幫忙。
彭榆凈覺得並不是要走到偏鄉、跋山涉水,很刻苦的那種才叫做義診。在都會區雖然有很多的醫療資源,但是很多人是沒有辦法走到醫療機構裏面去就醫的。坐輪椅的族群,也很難進牙科診所,診療床太窄,輪椅根本進不去,他們要看牙非常辛苦,所以我們義診服務對象就是像這樣子,沒有辦法進到牙科診所的人,然後去幫他們做牙科的健康檢查。
彭榆凈參與創世洗牙服務逾十多年,內心衝擊比較明顯比較強大,看著患者他們一躺就是十多年甚至更久,一個小朋友,是看著他在這裏長大,躺了一輩子 ,會為他的人生感到很心疼,每半年、每半年來看他一次,看著他長大,榆凈覺得自己也在成長。承擔人醫會志工十九年,並沒覺得自己有多麼偉大的想法和情操,只是體悟到人健康是最好、最幸福的一件事。
◎有福的人 廣結善緣
看著志工們駕輕就熟的忙碌著,桃園人醫會窗口黃崇智醫生說起與桃園創世的因緣,十五年前創世一位護理師去參加口腔照護研習,請北區人醫會協助創世,北區人醫會請他回到桃園找黃醫師,而桃園創世窗口是慈濟護專的畢業生,同年他也聯絡黃醫師,黃醫師就跟同任桃園人醫會窗口的林王淑惠師姊,與熱心的蘇建坤師兄來評估,三人覺得願意試試看,然後蘇建坤師兄就設計器械,淑惠師姊和黃醫師就邀約志工。
從2010年7月開始,展開了一年一次的洗牙服務,在第三年改為一年兩次至今。之後各區也邀約黃醫師分享洗牙義診,很多地方都會擔心院民容易嗆水或牙結石掉入肺部,黃醫師說加強吸取設備,注意監測心律,問題都能一一克服。
而且在第一次義診後就會發覺到說:「哇!整個創世的空氣都變成清新,原來這麼的一個舉動,可以讓他們活著有品質,這就是服務的價值,被別人需要。上人說:『有苦的人走不出來,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。』我也一直號召醫生們一起來,希望他們理解與體會跟人結一份好緣的機會。」
◎把握時間付出 盡一份力量
在姐姐的邀約下第二次來幫忙做推床工作的根慧珊,覺得護理人員真是辛苦。在銀行服務的她分享平常的人不會接觸到這樣子的病人,她最大感觸就是人生世事無常,希望除捐款外,還可以出力來幫助這些住民也是一件好事。
和慧珊一同來的張書瑋的心得就是要珍惜生命,身體健康很重要。從事蔬果批發 ,其實假日也很忙,今天淩晨兩點就起床,工作結束就過來,想把握時間付出,盡一點微薄之力,很令人感動。
護理師吳婉萍邀約幾位朋友一起幫忙,今天第一次來的鄭雅湲負責幫忙整理器械;劉正強監測血氧與病人的變化,他們都覺得有能力付出很開心。
也是第一次來到創世的邱文成,今天幫忙監控血氧機的變化。他看到許多住民的牙齒都歪斜,手都很用力的握著,覺得他們平常不能自我控制,會覺得他們的牙齒沒有人在顧真的不行,但照顧他們真的很不容易,尤其他們緊張時牙咬的更緊,而好不容易張嘴治療時,又怕他們嗆到,不像一般人可以這麼方便。
監控血氧就是要監測病人他身體的變化,然後做反應,志工們還必須做壓制的動作,是在保護他們,這一切都跟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的狀況之下,完成了洗牙的這件事情,邱文成覺得真的很特別,但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。雖然他們無法咀嚼,但照顧好他們的牙齒,就可以讓他們更舒適更健康些,是很有意義的事。
現場最年輕的志工黃香云,念國中一年級,跟媽媽洪玉珠一起來,也是第一次來幫忙推床,她說能幫助別人當然很開心。
◎微光照亮黑暗 匯聚大愛造福人群
另一位年紀輕的人醫志工周世杰,在念大學的時候,就上醫療課程,也取得牙醫助理證書,覺得要照顧自己的身體,照顧好生命。對醫療特別感興趣是念國中時,媽媽出車禍開骨盆手術,遇到一些問題,全家都很憂鬱、壓力非常的大 。後來遇到慈濟志工,帶他媽媽到慈濟醫院再開刀,媽媽雖然還要坐輪椅,但真的好了很多。世杰對醫療感到興趣,就從那時開始。
小學在學校有大愛媽媽,印象最深刻的小六時的感恩茶會跪下奉茶,從那時就很喜歡慈濟活動,又遇到媽媽的事,得到很多幫助,全家對慈濟充滿感恩。
看著大家忙碌著,一位陪伴的家長與志工們閒談,說孩子在十三年前出車禍,他與太太兩人一起照顧兒子,現在因為他跟太太年紀大身體不適,所以去年才把孩子放到這邊,他們兩個兩夫妻每兩天就會來看孩子,也都會幫兒子清洗口腔……,言談之間感受到父母對子女滿滿的愛與不捨,家長問志工們是什麼團體?志工們也回應他慈濟桃園人醫會,每年兩次會幫他們孩子洗牙,望他們能夠放寬心。
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,但上人曾說不要輕視一隻螢火蟲。螢火蟲如果成「群」,可以讓黑暗的地方閃閃發亮,所到之處都是造福人間。也慈示:「螢火蟲的極微光,很小很小,哪怕已經是很微弱,只要現在大家說,我們的心專注了,我們螢火蟲就發光、發亮起來,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啊!不要善小而不為。善小,我們匯合就是大善;愛,一點一點結合起來,就是大愛。」
志工們的愛與善,能如螢火蟲般點亮微光,與人醫大愛匯聚,點亮創世,讓院民生機無限,一如靜思語:「螢火蟲雖小,飛在黑暗之處,也會閃閃發亮,散佈光明。」

圖左 :最早到的慈濟機動組志工先架設器械,遇到器械問題,蘇建坤師兄(左二)與團隊會一同來處理,是洗牙服務強而有力的後盾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圖右 :今天第一次來的鄭雅湲(第一位)負責幫忙整理器械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
圖左 :志工劉正強監測血氧與病人的變化,覺得有能力付出很開心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圖右 :現場最年輕的志工黃香云(右二),念國中一年級,跟媽媽洪玉珠(左一)一起來,也是第一次來幫忙推床,她說能幫助別人當然很開心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
圖左 :牙助窗口彭榆凈(左二)承擔人醫會志工十九年,體悟到人健康是最好、最幸福的一件事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圖右 :邱文成(拿手電筒者)今天幫忙監控血氧機的變化。覺得院民雖然他們無法咀嚼,但照顧好他們的牙齒,就可以讓他們更舒適更健康些,是很有意義的事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
圖左 :第二次來幫忙做推床工作的根慧珊(左二),希望除捐款外,還可以出力來幫助這些住民也是一件好事。一同前來的張書瑋從事蔬果批發工作,今天淩晨兩點就起床,工作結束就過來,想把握時間付出,盡一點微薄之力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圖右 :志工們的愛與善,能如螢火蟲般點亮微光,與人醫大愛匯聚,點亮創世,讓院民生機無限,一如靜思語:「螢火蟲雖小,飛在黑暗之處,也會閃閃發亮,散佈光明。」黃崇智醫生(右五)護理師吳婉萍(右四)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
圖左 :志工周世杰對醫療特別感興趣是因為以前媽媽出車禍開刀,遇到慈濟志工幫助,全家對慈濟充滿感恩。[攝影者:朱蓮影]
文章及圖片來源:慈濟全球社區網(看原文)
